小區夜景鳥瞰圖

小區沿街透視圖
巴城城中村棚戶區改造一期建設項目距離多巴鎮中心約3.0公里,距離西湟高速公路約1.1公里,距離湟水河生態文化景觀帶約600米。地處于康川西路以南,興多路以北,東臨城西一路,西至興民東路,交通極其便利。其北側規劃為商住混合用地,南側規劃為二類居住用地,西側規劃為生態綠地,西南角規劃為公共設施用地,東側規劃為二類居住用地,地理位置優越,周圍被居住小區環繞,居住氛圍濃厚,環境幽靜,自然生態良好,是居住的理想地段。
小區設計秉承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鎮建設要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新觀點、新論斷。結合現場的地物特征,綜合考慮小區的規模以及上位控規設計的要求,借鑒北方傳統行列式南北向布局,以保證住宅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風,以兩單元組合為主,優化了區內小氣候。沿街設計小高層,在立面上高低錯落,形成視覺走廊,豐富城市主干道景觀 。
作為棚戶區改造項目要把解決群眾住房困難、改善群眾居住條件作為重要目標,在設計上要充分考慮住戶的需求,達到群眾滿意。在臨街商業中均設以衛生、商業服務、金融郵電、百貨、餐飲以及公共廁所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極大豐富了小區的使用功能,為住戶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務。
小區規劃以“一心四組團一環一線”的分布形式,有機的組織生活居住區內各種建筑物、交通流線、綠化系統及景觀系統。
“一心”:在小區的中心區域,設置集中綠化及中心景觀節點,將這三個重點柔和在同一個位置,可以增強整個小區的整體感和向心力。
“四組團”:在核心點的外圍輻射出四個小的組團景觀節點,圍繞組團景觀節點,合理的布置建筑物。
“一環”:整個小區采用一條環狀的主要交通道路將分散的各個組團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一線”:南北景觀主軸線,從主入口延伸直至次入口,形成小區的主要骨架,將“一心”、“四組團”、“一環”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既體現了小區整體統一原則,又彰顯了各個組團活潑靈動的特色。